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 ▪ 论文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征稿
  • 您的位置:首页 >> 图书出版 >>  出版资讯 >> 随笔集《杂花写影》出版上市
    随笔集《杂花写影》出版上市
    • 作者:东方文化出版中心 更新时间:2025-11-02 10:01:11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6280



                                



           作家廉萍的随笔集《杂花写影》正式出版,书中承载了她对童年生活的深刻回忆。这本书不仅是她个人的文学反思,更是对一代人精神根系的追溯。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山东滕州人,廉萍通过细腻的文字,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乡村的点滴生活娓娓道来。

           在《杂花写影》中,廉萍描绘了那些在童年时光中挥之不去的景象:大院里的老榆树、盛开的木槿花、黄昏时分飞舞的蜻蜓,以及供销社里那浓郁的糖果香气。每一个细节都仿佛是时间的魔法,重新焕发出光彩,勾起无数人的共同记忆。那些年少的欢声笑语,似乎又在书页间回响。

           书中,廉萍不吝笔墨描绘了生动的人物剪影。姥姥带着孩子去打酱油的小故事、拎着锤子做纸钱的小姑娘,甚至守着破大衣的房文和爱笑的小豁唇男孩,都在她的笔下活灵活现。每一个角色都或沉默、或热烈,构成了一个温暖而厚重的童年世界。廉萍用细腻而含情的笔触,将乡土风物与人情世故交织在一起,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温柔与锋利。

           对故土的眷恋在书中展露无遗。廉萍在书中写到,自己对花草树木、院落四季的细腻观察,反映了她对成长过程中失去的深刻感悟。姥姥、姥爷、那个充满回忆的院子,随着时光流逝而悄然远去。她意识到,那些看似随记忆而远去的旧事,正是她生命的内力来源,让她在异乡的生活中不致枯槁。

          “为了有出息,我按照别人说的,离开了自己的院子和大树。”廉萍的这句自省,引人深思。她用自己的经历,反映出许多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常常忽略了根植于心底的故土情怀。书中,她写道:“能想到的最好结尾,就是有一天,坐在光秃秃的世界上,一页页翻看,书上的大树,和树下的故事。”这种沉静而深刻的思考,让《杂花写影》在温情之中多了一份哲理的深邃。

           四十多年后,廉萍回望来时路,才惊觉那些尘封的旧事是她生命的支柱。书中那些看似零散的片段,汇聚起来便是一条清晰的来时路,而对故土的回望,更是给予人在当下立足的力量。正如她所言:“那些记忆中的寻常事物,正是我生命的内力来源。”

           《杂花写影》不仅是廉萍个人的成长故事,更是对一代人共同经历的深情回望。在这本书中,读者不仅能感受到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也能从中找到自己生命的影子。无论是对乡土的眷恋,还是对生命的思考,廉萍用她的文字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过去的窗,让我们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重新审视那些温暖而深刻的记忆。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