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主编评诗 >>  古体诗 >> 面向未来的中国电影创作战略
    面向未来的中国电影创作战略
    • 作者:李春 胡黎红 更新时间:2011-05-16 05:19:36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2343

     

      ●加强创作者自身的价值观建设,提升思想认识水准,重视审美修行,回归伦理道德和艺术良知,是中国电影创作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

      ●中国电影的创作在注意运用中国元素、反映中国人生活、灌注和弘扬传统文化价值的同时,还应顺应全球化的时代特征,兼顾不同文化价值的差异,体现人类共同的价值选择。

      ●科学、有效地调查和把握观众需求,建立基于观众需求的制片决策体系,将电影生产决策从单一化的“导演创作驱动”转向“消费者需求驱动”,更好地建立和发挥“导演、制片人与观众”三者之间互动制衡机制,打造中国特色类型化创作模式。

      ●中国电影创作要深入研究本土电影经验和优秀传统,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电影生产力,探索现实主义电影在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背景下的多种实现途径和实现方式。

      ●重新呼唤电影的文学性,不仅是从文学的广袤土壤中寻找可以用电影来呈现的好故事,更要求对电影原创剧本文学质素进行提升,通过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独特的故事情境设置、具有生活质感的场景和细节的重现,表达对人类过去、现在及未来命运的思考。

     

      中国电影在“十一五”期间,连续取得年增长率30%的高速发展, 2010年更是取得历史性突破,国产故事片产量达到526部,电影票房突破100亿元,中国成为继“好莱坞”和“宝莱坞”之后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但是,中国电影不断遭遇质疑,整体质量与声誉欠佳也同样是无可讳言的事实。创作格局与产品结构失衡、原创力低下、价值观混乱、文化精神迷失等病患已明显制约着中国电影的创作和电影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大量国产影片在人文关怀、现实主义精神和美学追求方面存在明显欠缺,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距离电影强国还有着较大的差距。中国电影创作如何应对所面临的危机?中国电影创作战略将如何定位?这是全行业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

      2011—2015年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黄金五年,“十二五”期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将突破300亿元,冲击400亿,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电影在实现产量和市场总量扩张的同时,如何从战略到战术实现由“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的转型?我们希望,以下经由价值观——方法论——操作三个层面组成的战略思考能够凝结、集纳电影业界和学界的经验、智慧,勾勒出面向未来的中国电影创作战略。

     

      价值观层面——

      坚守价值追求,实现价值引导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2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电影作为当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承载与传播先进文化,塑造国家形象,提高国际竞争力,既是衡量自身是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显著标志,也构成了国产电影面向未来的集体性、方向性选择。

     

      1.创作队伍的思想提升与价值观建设

     

      一段时期以来,价值迷失、意义消解成为制约中国电影发展的痼疾。电影创作总体的价值追求不是向上攀升,而是向下滑落。有的影片无视价值的存在,放弃对理想的坚守和对美好人性的追求;有的影片价值观模糊、混乱,叙事本身存在价值观的冲突与消解。

      创作界存在着一种认识误区:娱乐就是胡编乱造,娱乐取消意义、颠覆社会文化价值,甚至以娱乐为标榜,粗制滥造、简单拷贝。其实,这是对娱乐最大的误解。即使在视娱乐为核心定位的好莱坞,最伟大的娱乐同样来自于对意义的追寻。好莱坞剧作大师罗伯特·麦基在他的被称为“美国电影界编剧《福音书》”的经典剧作教程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如果一个艺术家认为观众只不过是想将他们的烦恼抛在门外,逃避现实,并把自己锁闭在这样的观念之后,那么这便是对艺术家责任的一种懦夫式的抛弃。电影并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而是一种载着我们去追寻现实的载体,让我们付出最大的努力去挖掘出混乱的人生的真谛。”

      创作者自身世界观、人生观的局限性和创作观念的误区,直接影响着电影作品的价值取向和创作的水准。深入生活,贴近现实,贴近人民群众,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将之艺术化地呈现在银幕上,是中国电影人的使命。加强创作者自身的价值观建设,提升思想认识水准,重视审美修行,回归伦理道德和艺术良知,是中国电影创作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

     

      2.电影作品的价值建构与价值引导

     

      作为一种大众文艺消费,电影有责任也有能力在电影与观众之间、与真切的社会现实和时代之间建立一种直接的、有力的精神联系和互动关系,从而对民众的情感系统、社会的信仰体系、人类精神家园的建设发挥积极作用,达到引导社会大众价值取向、推动社会发展的目的,真正做到市场回报与精神富有的比翼双飞。

      从国家长远的文化发展战略考虑,电影创作必须整合在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内,建立共同信守的文化核心价值观和整个行业共同敬重的文化价值取向。反思中国电影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与中国观众的疏离,除了电视普及和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对电影业的冲击之外,中国主流电影在价值观方面的迷失和摇摆不定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性根源。弘扬和肯定社会正向价值是电影发展的必然选择,这一点被包括印度、韩国在内的世界电影发展实践一再证实。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人类价值与民族价值二元并行的趋势已越来越清晰。以往,我们比较强调对民族独特文化特质和东方审美价值的开掘。但在强调和开掘民族特质时,应充分注意文化传播自身的规律和特点。中国主流价值体系与世界文化并不矛盾,而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包容关系。中国电影的创作在注意运用中国元素、反映中国人生活、弘扬传统文化价值的同时,还应顺应全球化的时代特征,兼顾不同文化价值的差异,体现人类共同的价值选择。好莱坞电影成功走向世界,与其在传播内容上关注人类不同群体和文化的共性,重视对世界各国文化的借鉴吸收,有着必然的联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说“实现人类价值的中国表达是中国电影全球化战略的核心工作”。

     

      方法论层面——

      营造格局,创建模式

      1.营造理论与实践呼应的创作格局

     

      伟大的创意来自于理论与实践的持续互动和相互促进。中国电影发展史的几个黄金时期也正是理论与实践交相辉映的时期。当前,我国缺乏电影理论与创作互为促进的互动格局。这一方面与电影理论自身建设存在问题相关,例如创造性、建设性批评的缺席,听不到有勇气有深度的电影批评,理论工作者坐而论道,自说自话,而以营销宣传为诉求的恶俗批评则大行其道。另一方面,电影创作者不重视甚至蔑视理论,也是造成当前理论与创作脱节的重要原因。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应从更具战略高度和前瞻性的视角,理解和营造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格局。这一点,对于电影创作者和电影理论工作者同样重要。2010年中国百亿票房收入中20%来自《阿凡达》和《盗梦空间》,这一现象值得我们警示——奇幻创意和炫目影像的背后,凝结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电影创新离不开电影界整体文化和理论素养的提高。当前我国电影创作在人文内涵、思想深度、创意空间和想象力方面的欠缺,电影创作者文化根基薄弱、理论素养贫乏、专业技术水平低,是决定性原因;而电影理论界视野狭隘,身陷“方法论的焦虑”,同样难辞其咎。

      电影创作者和电影理论工作者应当自觉汲取自然和人文科学营养,拓展对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认知的深度和广度,拓宽创作题材、内容和领域,丰富创作视角和电影语言,提升电影审美的洞察力,获得灵感、创意和探索的方向。在电影创作充分开放、容易走向迷乱的当下,营造和利用对话平台,扎实做好理论研究,活跃创作实践探索,使两者相辅相成,携手前行,也就更具现实意义。

     

      2.打造中国特色的类型化创作模式

     

      首先,建立互动制衡的制片决策体系。现阶段我国电影创作决策和影片质量,很大程度依赖于导演对市场和观众需求的感性判断,以及导演个人对电影拍摄成本和制作过程的把控能力。多数国产大片主要是导演个人牵头的拍摄项目,还没有形成一种广泛有效的工业化制作模式;而中小成本的影片,往往是投资人处于强势地位,从创意策划到影片完成,导演更多屈从于制片方的意志。导演与制片人从不同视角介入影片创作的良性互动与相互制衡机制尚未形成,而作为工业化决策体系重要一极的观众需求,在决策体系中仍处于失语状态。怎样科学、有效地调查和把握观众需求,建立基于观众需求的制片决策体系,将电影生产决策从单一化的“导演创作驱动”转向“消费者需求驱动”,更好地建立和发挥“导演、制片人与观众”三者之间互动制衡机制,是打造中国特色类型化创作模式的当务之急。

      其次,打造分工精细的专业生产体系。从世界范围看,好莱坞和香港类型电影,都是分工细密、专业生产体系的产物。虽然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呈现繁荣景象,整体票房不断增加,但是除少数大片票房不断创造新高外,绝大多数影片单片的回报却在降低。究其原因,专业化程度低是影响国产电影发展的瓶颈。在电影产业化大发展的今天,我们既要大力保护社会各种力量投身国产电影的积极性,同时也需尽快建立科学有序的产业秩序和市场规则,淘汰那些专业水平低下、专业化资质不达标的机构和个人,把真正优秀的电影还给市场和观众。

      第三,建构符合观众心理期待的叙事体系。当前国产类型电影产量和种类日益丰富,但真正能在观众中引起反响的影片非常有限。缺乏对社会主流思想、价值的回应和对观众内心精神需求的关照,缺乏类型电影最基本的“文化与反文化”二元结构,是当下国产类型电影的主要弊病。近期众多的“山寨、恶搞”喜剧,虽然具有公式化情节、定型化人物等类型片的特征,但这类电影在借助角色、语言、造型和情节上的喜剧性元素吸引观众的同时,并不能真正表征人们的生存境遇,反而流于恶俗而自我消解。韩国类型片在建构符合观众心理期待的叙事体系方面做得比较成功,在对好莱坞类型模式的学习借鉴中,重视对主流社会心理和趣味的把握,注意将内在文化价值冲突和本土经验放置在影片中,从而发展出能够战胜外来影片、具有自身文化优势的本土类型电影。我们应当借鉴这一经验,建构符合观众心理期待的叙事体系,培育出与我国观众产生情感共鸣的本土电影。

     

      3.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承继与创新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是中国电影的文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上世纪30年代的左翼电影运动,就是以现实主义为主导精神,创作出一批传世佳作。当前,中国社会处于变革发展中,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各阶层的生活状态、生活方式的多样性,以及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负面影响和各种困扰都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现实资源。但是,我们的电影创作却缺失了现实主义的精神和品格。

      一个时期以来,现实主义被认为是陈旧、落伍的概念,造成大量国产影片题材和内容远离当下时代,远离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少数坚持现实题材、现实主义创作理念的作品,又不同程度存在着模式化、表面化的弊病——题材单一、人物模式化、故事老套、理念陈旧,缺乏直面现实的勇气和艺术表现生活的智慧。

      2010年取材当下社会现实的影片在数量上有了明显增加,但表面化的影片仍然很多,相当一些影片只是简单的生活描摹或小情小调的爱情故事,或是脱离生活的编造故事,甚至是不断复制人们司空见惯的情节。在大量平庸的影片当中,能够与时代相呼应,真诚干预生活,挖掘现实生活当中有价值有生命力的内容,塑造出鲜活的当代人性格的影片仍然匮乏。

      当前,一些创作者对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理解和认识仍然失之偏狭。“电影应该跟时代和社会生活组成一个和弦”——钟惦棐先生提出的“电影和弦”理论,对当代中国电影创作实践仍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意义。电影创作对现实生活的呈现,应该有更丰富多面的内容、更多样能引发观众共鸣的表达。中国电影创作要深入研究本土电影经验和优秀传统,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电影生产力,探索现实主义电影在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背景下的多种实现途径和实现方式。

     

      文本创作层面——

      “讲一个好故事”与“讲好一个故事”

     

      当前,观众对电影故事的需求与我国电影讲故事的实际水平之间存在强烈反差。电影的叙事能力已经成为制约国产电影品质提升和产业健康发展的一道瓶颈。“讲一个好故事”与“讲好一个故事”是提高中国电影叙事能力的创作保证。

     

      1.“讲一个好故事”——呼唤电影的文学性

     

      缺乏文学深度,是近年来电影不好看的一个重要原因。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崛起并走向世界,与电影背后强大的文学支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牧马人》《芙蓉镇》《红高粱》《人生》《老井》等家喻户晓的电影佳作都是根据同名小说改编,文学作品本身的内涵、深度和丰富的文学意象为电影的二度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世纪以来,《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无极》等一系列商业大片,在主要依靠大投资、大制作、大明星、大导演、大宣传获取票房利润的同时,最大的失落就是文学性的缺失。电影失去了文学性,无疑就失去了能和大众共享的故事叙说基础。

      面对当前电影创作中有深度、有打动人心力量的好故事贫乏的现状,重新呼唤电影的文学性,不仅是从文学的广袤土壤中寻找可以用电影来呈现的好故事,更要求对电影原创剧本文学质素进行提升,通过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塑造、独特的故事情境设置、具有生活质感的场景和细节的重现,表达对人类过去、现在及未来命运的思考。情感表达的真实性、叙事的内在逻辑性、性格的完整性以及人物的个性魅力等都是电影文学性的具体呈现。

     

      2.“讲好一个故事”——电影语言的现代化

     

      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电影界就曾经发出“电影语言现代化”宣言。由张暖忻和李陀撰写的《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发表之初就有“振聋发聩之效”,被称为“第四代导演的艺术宣言”,并对第五代导演的横空出世产生重要影响。

      今天重提电影语言的现代化,不是要炒理论冷饭,而是螺旋式发展的历史进程使然:30多年前呼唤电影语言的现代化,强调对电影语言的研究;今天,电影语言的现代化,旨在针对“追逐商业利益过程中,只讲商业不讲艺术,形式上的粗糙拼凑、创意全失的商业拷贝,以及无视电影艺术创作规律、功能主旨不明、哗众取宠的形式铺排”。

      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中国电影创作应继承发扬电影诞生一百多年来电影艺术在形式和风格上的探索与发展;在数字化时代,应该注重科技运用,增强科技含量,通过3D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运用,加强电影艺术的表现力、冲击力。同时,还要防止技术淹没思想、形式大于内容的创作倾向。中国电影创作应该以艺术审美引领和改造时尚,通过诗意境界与数字化技术的联姻,努力使电影成为高品质的娱乐和人文思想的载体。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