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中国 >>  业界动态 >> 《儿童文学》畅销书作家群现象透视
    《儿童文学》畅销书作家群现象透视
    • 作者:东方 更新时间:2011-04-20 03:10:02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2139

     

      在业界人士为中国少儿原创图书匮乏隐忧的今天,“《儿童文学》中青年畅销书作家群现象”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一丝惊喜。这群由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简 称中少总社)旗下儿童文学图书出版中心全力包装、打造的中青年作家,因作品坚持原创文学理念、注重读者阅读体验赢得了市场。

      据统计,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该中心推出的30多部长篇小说、童话再版率近100%。其中,牧铃的《艰难的归程》、陈柳环的“萝玲的魔力”系列、王巨成的《震动》、位梦 华的“科学家两极历险丛书”等原创作品市场销售量超过了10万册。像海南作家陈柳环的“萝玲的魔力”系列销售量更是接近70万册。据测算,该中心2010 年出版的30多部长篇小说和长篇童话册数,如果按法定有效工作日计算,平均每2.5天就有一本书下厂印刷。值得关注的是,这批优秀图书中有些获得了“第八届中国儿童文学奖”、“2010年大众最喜爱的50种图书”等奖项。

      针对“《儿童文学》中青年畅销书作家群现象”引发的社会效应,4月7 日,在江苏省常熟市举办的“第二届长篇作品深度交流会”上,中少总社相关人员、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大家普遍认为,当代中国儿童文 学正面临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本土原创儿童文学作家和作品与中国儿童的阅读需求相比,数量和质量都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出版社为原创作品提供平台

     

      中少总社社长李学谦认为,作家是出版社最宝贵的资源,作家创作的作品投入市场,被读者选择并进行阅读,获得了精神的愉悦和思想的成长,便实现了文学创作的目 的和意义。为此,出版社应该为原创作品出版提供平台,为作家提供机会和广阔的空间,将整个市场情况和读者反馈传递给作家,帮助作家成长。出版社、作家只有 互相协作努力,才能保证出版市场的繁荣和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

      对此,著名诗人、儿童文学评论家樊发稼表示赞同。樊发稼说,“我们现在有不少 作品被廉价地披上‘经典’的光环。”樊发稼认为,被冠以“经典”之名的儿童文学作品太多、太滥等于没有经典。经典应是群山之峰。可是现在“经典”的真正含 义被悄悄地篡改了、消解了、异化了,成了“好的”和“比较好的”同义词。好的和比较好的作品都可称之为“优秀”,但“优秀”不是“经典”。经典是杰作、是 伟大的,它代表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最高智慧创造。

      那么如何培养本土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作家?李学谦认为,打造经典作品不是一个刻意追求的 过程。经典品牌的形成是靠时间、市场、读者检验的。中少总社追求的不是短期经济效益,它真心关注作家,尤其是中青年作家的成长与进步。为此,中少总社将分 批组织《儿童文学》十大青年金作家赴国外研修学习;将为他们提供挂职锻炼、深入生活的机会;将邀请国内有造诣的教育家、文学评论家、心理学家和国内有关部 门的领导,对他们进行全面培训,以开阔作家视野,提升作家深层文化素养。

     

      书刊互动助原创作品走市场

     

      先 于本届研讨会举办的首届《儿童文学》十大青年金作家颁奖及第七届《儿童文学》擂台赛颁奖在与会作家、评论家中反响强烈。评论家们认为,出版社品牌的确立多 源于其有一支优秀的编辑团队,因为他们不仅是作者的代言人,也是读者的知心人。而儿童文学出版中心的成功,就在于它拥有这样一支优秀的编辑队伍。成立于 2010年年初的儿童文学出版中心衍生于名刊《儿童文学》。该出版中心总监、《儿童文学》主编徐德霞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经过一年多的历练,一支 从《儿童文学》期刊出发敬业、积极、精干的图书编辑队伍已经形成。

      分析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出版中心推出的30余种童书能在市场上获得认 可,徐德霞认为,原因是《儿童文学》编辑团队对中国当前儿童文学作家的写作风格,以及小读者阅读心理都有着非常专业而深刻认识。编辑们每拿到书稿后,都会 一边分析市场、确定图书形态,一边找准宣传点,强化宣传力度。

      同时,徐德霞坦承,月发行量超过110万册的《儿童文学》是非常好的图书宣传 平台。其数百万忠诚度极高的小读者,对《儿童文学》出版中心策划、出版的图书往往非常信任。此外,中少总社旗下的5种报纸、11种期刊,每月都影响着数以 千万的少年儿童读者,而这些报刊都有可能成为本社图书的宣传平台。

      记者了解到,对于儿童文学出版中心的图书策划能力、编辑水平、宣传能力及 销售能力,作家们普遍给予认可。不少作家对记者表示,《儿童文学》是陪伴他们成长的读物,他们既是其忠实的读者也是忠实的作者。同样,《儿童文学》进军图 书出版也并没有影响当今小读者们对其“轻慢”。登录百度“儿童文学贴吧”,记者注意到,关注图书的帖子与关注期刊的帖子平分秋色。用徐德霞的话说,《儿童 文学》在小读者的眼里,已不完全是一本杂志,而是一个集书刊于一体的策划出版机构。

     

      引进经典重要原创更重要

     

      就 “《儿童文学》中青年畅销书作家群现象”,与会者对近年来《哈利·波特》系列、《暮光之城》系列等引进版儿童文学书热销现象也发表了各自看法。李学谦认 为,引进经典重要,但是培养本土原创更为重要。在国外大型出版集团大举进攻中国图书市场、陆续收回本国作品版权的今天,引进版儿童文学作品不足以支撑中国 专业少儿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只有大力发展本土的原创儿童文学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出版竞争中不受制于人。

      “我们为什么不能创作出经典?我们比外国人笨吗?”樊发稼连连发问。在樊发稼看来,中国应该也能产生安徒生、马克·吐温、怀特、刘易斯·卡洛尔、圣埃克苏佩里、詹姆士·巴利、笛福等这些颇具世界影响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家,“我们中国完全应该有、可以有、必须有!”

      樊发稼认为,各方只有牢牢树立“创造经典”的雄心壮志,我们就能创造出《海的女儿》、《汤姆·索耶历险记》、《夏洛的网》、《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小王子》、《彼得·潘》、《鲁滨孙漂流记》、《木偶奇遇记》等这样世界级的经典作品。

     

      原创作品应警惕“四化”倾向

     

      引为关注的是,研讨会上有作家、评论家对当今校园小说存在的“另类化”、“残酷化”、“娱乐化”、“低幼化”倾向提出了批评。

      儿童文学作家、济南市第一中学教师王然众告诉记者,自己的观点是基于他对所教学生调查问卷基础上得出的结论。王然众认为,儿童文学和青春文学都可以写校园生活,而后者对校园生活的表现却存在着“另类化”倾向。其中所展现的生活不是正常、真实的校园生活,而是被作者刻意营造、夸大、一厢情愿想象的结果。比如主 人公只是少年,每天的生活内容却是谈情说爱,生活趣味充满了超越自身年龄和消费水平的小资情调,丝毫没有学业等现实问题的困扰。还有些青春文学走向另一极 端,有“残酷化”倾向,作品中充满了“悲伤”、“疼痛”、“黑色”、“苍白”、“鲜血”、“锐利”之类的词语。它们更多的是表现孩子青春期迷茫、感伤、叛 逆的一面,却忽略了他们阳光、明朗的一面。

      王然众认为,少年的生命本质是向上的,其生命本身要求着进步,向往着未来。在校园小说创作中追求“另类化”、“残酷化”效果,很可能是作者并不真正了解校园、创作底气不足的表现。

      作为一线高中语文教师,王然众深刻感受到当今中国社会教育的日新月异。他说,这种变化要求作者必须与时俱进,不能按“老皇历”写作。一个成年作者不能把自己的成长经验照搬到当代中学生身上,那样写出的作品势必是“新瓶装旧酒”,出现“低幼化”倾向。

      与此同时,原《人民文学》副主编、著名评论家崔道怡也表示了自己对社会流行的“娱乐至上”的忧虑。崔道怡说:“在读者有生以来成长过程的重要阶段,儿童文学作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童文学作家捧给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必须是一颗纯净贵重如同黄金的心。”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