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的讨论,向来是出版界的热门话题。前者取代后者或是两者并存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止。从本届图博会的情况来看,生产阅读器和以数字阅读为主的参展商无论是从数字上还是从气势上,并没有取代传统图书的架势,传统图书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组委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本次书博会的活动达169场,其中的绝大部分为传统图书。如果从活动的举办情况来看,民营书业显示出更大的活力:天津华文天下携手台湾大块文化推出了“经典3.0”系列图书并邀得郝明义出席发布会;“官场小说第一人”王跃文的《国画》、《梅次故事》等五种图书落户北京的宏泰恒信;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新作《风语》落户北京精典博维公司……
本次书博会6个展馆中,有3个展馆是民营企业的展位。按照广东出版集团陈超英的说法,民营企业要与出版社抢客户、造声势,所以更注重这类大型活动的展示效果和功能。一批民营书业的展位面积、展示品种、派出人员均超过以往,透露出经营者充足的底气和决心。某民营公司的老板一语道出了他们花巨资参展的目的,“我们就是为了彰显品牌和实力而来的,特装就是要给我们各地的经销商以信心。”
当然,转制中的出版社不会将自身的资源和市场拱手相让。如长江文艺出版社等机构早已形成市场化运作机制且步入正轨。一旦此前安逸的出版社完成转制,在生存压力下背水一战,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可以预见,此后的中国出版业将更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