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主编评诗 >>  古体诗 >> 王兴东:寻回电影剧本发表的家园
    王兴东:寻回电影剧本发表的家园
    • 作者:王兴东 更新时间:2013-09-04 04:11:08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359

     

       寻回电影剧本发表的家园

     

      世界电影产业的共同危机就是缺好剧本。中国电影同样为找不到好的剧本发愁。纵观全国,已经少有发表电影剧本的刊物了,不能看到电影剧本,当然就难以实现阅读、发现、认购、研究、激励电影剧本的创新和繁荣。

      中国缺少发表电影剧本的权威刊物,编剧们看不到同行的新剧本,业界无处选择优质剧本,公众阅览不到好剧本,研究者难觅影片的原始设计。更糟糕的是,文学剧本不能公诸于世,剧本的“完整权”在拍摄中被胡乱篡改和任意歪曲,公众无法比较原版,无法监督、审视、判断二度创作的优劣。

      能否保证中国电影编剧的文学剧本发表权,关系到繁荣中国电影剧本创作的文学领地和剧本版权的贸易,关系到发展中国电影产业源头基地的建设问题。

     

      扶植电影剧本创作先从尊重剧本发表权开始

     

      发表权,是编剧智力成果的文学作品得以公开出版,体现其社会公认版权价值的重要权利,也是在法律看守下“保护作品完整权”不受歪曲并完整体现作者意图的根据。

      发表电影剧本是由个人领域走向公共领域,呈现了剧作家对社会生活的发现,对文学形象的发明,对题材思想的发掘,以其独特的视觉文学叙事风格,创意未来电影的故事和不受以后电影制作影响的独立品格的文字作品,享有社会的文学地位并接受社会公开评价。

      回望中国电影剧本的创作历史,自1925年洪深先生发表第一部电影剧本《申屠氏》开始,电影剧本作为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中留下了特殊的一页,奠定了视觉文学在文学体裁中的地位和权利。文学剧本中优美的画面叙事、严谨的戏剧结构、引人入胜的悬念、鲜明的性格刻画、生动的人物对话,均会激起读者对未来电影不可抑制的思慕和观影期待,并在更大范围内引起制作使用者的公开竞选。

      曾记得,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岳野1962年发表在《电影文学》杂志的剧本《詹天佑》,历经38年后,在2000年由孙道临导演拍摄了这部电影,没有发表就没有这部电影剧本的生存权。

      电影自有声时代后,剧本自然跃居到首要位置,电影剧本作为文学作品伴随着新中国电影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的各种文学刊物,为电影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拍摄蓝本。

      我之所以能从边防战士走上电影编剧的道路,就是因为大量阅读了“文革”前长影主办的《电影文学》月刊,一部部用文字叙述的电影故事,磁铁般地吸引着我,成为我学习电影写作的函授导师。在我从事剧本创作之际,正值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电影涌现了大批优秀的作品,这些电影作品的剧本均在《电影创作》《电影文学》《当代电影》《电影作品》《电影新作》《八一电影》《萌芽:电影电视与文学》《儿童电影》《电影新时代》等十几家专业刊物上发表,甚至《收获》《十月》《当代》等大型文学期刊也发表电影剧本。这些期刊保障了优质文学剧本的“发表权”,同时为剧作评论提供了“批评权”,有效地推动了电影剧本创新的热潮。上海文艺出版社甚至办起了优秀剧本的《电影选刊》,造就新时期那段电影黄金发展阶段,繁茂之势,贵依其本。

      写作电影剧本,无论拍摄与否,作者都希望能发表出来,得到读者评议。一切富于创新的剧本总会有出路的,有发表就有阅读,有公开就有认领。记得上海的《萌芽:电影电视与文学》《电影新作》在1981年分别发表了由我和几位年轻人共同创作的剧本《飞来的仙鹤》《白桦林中的哨所》,因为公开则无法埋没,最终由西安电影厂和长春电影厂认购拍摄。由此,我从业余创作走上了职业编剧的道路。可以说,发表电影剧本的园地,是电影题材和人才脱颖而出的一片沃土。

      剧本的发表不仅为使用者公开了选择机遇,也为研究影片成败寻根溯源提供了发言权。得知伊朗电影《纳德和西敏:一次别离》以32万美元的小成本,夺得第8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时,我们不禁要问:这部没有打斗凶杀,没有高科技投入而赢得世界赞誉的亚洲电影,成功原因在哪儿?我从中国电影出版社主办的《世界电影》2012年第4期上找到译成中文的电影剧本,秘诀跃然纸上。导演阿斯哈·法哈迪就是学习戏剧舞台编剧的,他从现实生活中有所感悟地创作了这部剧本,事件起点不大,故事结构却充满张力,悬念迭生,危机四伏,环环相扣。编剧对生命、生活和人性的困境做到了深刻的透视,尽管编剧从本民族的国情出发,其丰富的内涵却面向了世界。

      是真情实感的表达,还是虚情假意的捏造,白纸黑字的剧本设计皆能最早展现出来。正如黑泽明导演所断定:“一部影片的命运几乎要由剧本决定。” 可喜的是,在2012年2月10日国家广电总局召开的全国影视创作会议上,总局高度重视剧本创作,推出两项重要的举措:“一方面在评奖宣传等方面向编剧倾斜,一部作品成功以后,要宣传导演、演员,也要宣传编剧和其他主创人员。”“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剧本创作的投入和对编剧的奖励。从今年起广电总局准备实施一项举措,就是设立优秀剧本奖励基金。每年拿出3000万,重金向社会征集奖励好本子,每个优秀影视剧本给予100万元到300万元奖励,尤其鼓励那些扎扎实实,有积淀有深度有创意的剧作。每年征集15部左右,集中优秀的编剧力量帮助修改提高,然后向各种所有制的影视制作机构免费提供,公开招标,有能力者得。”那么,哪些好的电影剧本能够得到重奖?如何选择出“有积淀有深度有创意”的15部剧作?

      我认为,“撒大网捞鱼”式征集剧本,以往各省各地都尝试过,所评选的剧本仅有少数评委看过,效果不明显。文学剧本应该像小说一样,只有出版和发表才能公正参与评奖。由此,征集剧本,首要是启动和保障电影剧本的出版发表,才能保障原创剧本质量的公开竞争、公开认领、公开评选。

      当下一些电影节在评选“最佳剧本奖”,但公众却很难看到发表的剧本文本的实际状况,无法感知其文本的真实写作水平,这样评出来的奖自然就缺失公信力。更可惜的是,获奖的剧本不能发表出版,难以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也就达不到激励剧作创新的真实目的。一些优质的文学剧本,在制作中被任意宰割,搞成电影“豆腐渣工程”,却无人追责。编剧辛勤创作的剧本作品,变成粗制滥造影片的殉葬品,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当初,由于功利化、短视性的商业利益驱使,不少发表电影文学剧本的刊物关停,造成近些年电影剧本成了难见天日的文本,有关剧作评论和剧本研究已无人问津。现今根本看不到评论家“从剧本到影片”的分析和研究文章,一旦影片获誉,导演功劳独揽,媒体热炒导演,狂推明星,冷却编剧,此类得鱼忘筌,过河拆桥的恶习成性,细一想与社会和公众看不到发表的剧本不无关联。

      实现剧本发表权,标志剧本作者是其独立思想成果的主权人。编剧拥有剧本的著作权,一经发表即享有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广播权、网络传播权等可以单独使用的诸多财产权利。在版权经济发展的时代,一个文学创意可以支撑产业贸易的核心,就电影而言,剧本作者是影片的上位授权人,理应受到所有使用者的尊重,真正做到“在评奖宣传等方面向编剧倾斜”,这表明全社会对自主产权原创者的尊重。

      中国电影飞速发展跃居世界前位,在全国林林总总的出版物中,没有发表电影文学剧本的权威刊物,无疑是中国电影的盲区,尽管围绕电影的活动越来越频,红地毯也越铺越长,不修其源而事其流,势必源绝流竭。各种迹象出现的题材模仿、样式跟风、翻拍复制、靠炒冷饭是无法应对国际化的电影市场的。解决剧本原创疲软的问题,总局提出的两项举措,无疑对于提高原创者的地位和价值,是可操作的决策。

      应该寻回发表电影剧本的出版园地,请为剧本版权的问世做一个可见的摇篮吧。以视觉文学讲述中国人自己的好故事,让那些弘扬民族精神的主流作品,传播改革开放正能量的优质剧本,出现在公众视野里。

     

      扶持创建中国发表电影剧本的权威刊物

     

      在实现编剧和作家发表电影剧本的平台上,刊物出版具有传统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尽管网络视频时代潮水般汹涌扑来,各国对于本国优质电影剧本依然保有发表剧本的刊物,绝不淹没代表一个国家视觉文学最新创意的剧本。

      日本电影剧作家协会由国家资助主办的《电影剧本》杂志,从1945年始至今,坚持每月发表5部电影剧本新作和相关剧作评论,每期发行3万册,各类图书馆均有订阅和摆放,培育公民参与电影原创意识,每年从中评选出10部优秀剧本,给予奖励(另外,日本《电影旬报》还单独评选十佳电影剧本),成为凝集整个剧作家和影响观众的品牌刊物。

      当今,中国电影欲走向世界电影强国,更要切实解决发表电影剧本的短板。《中国作家》杂志社自2009年创办发表电影和电视剧本旬刊以来,一改多年来电影剧本无处发表的窘境,在社会、在文坛、在业内、在高校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发表的剧本不仅参与《中国作家》杂志的各种文学类评奖,且在中宣部第12届“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由《建国大业》《辛亥革命》《惊沙》《飞天》4部剧本拍成的电影分别入选获奖。

      面对发表电影剧本赔钱的压力,《中国作家·影视》坚持鼓励原创。三年下来,发表了一批不知名的青年编剧和新老作家投稿的电影剧本,许多制片公司密切关注刊物上发表的剧本,随时认领和采购。

      当今社会进入数码时代,无处不在的画面语言正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用相机和手机随意拍摄和表达叙事的微电影,改变了人们讲述故事的形态,这些作为视觉文学的电影作品,越来越具有美好的前景。“当然,电影剧本也像任何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一样有好有坏的,但它同样也完全可以成为文学上的杰作。在电影剧本这一文学领域里固然还没有产生过莎士比亚、卡尔德隆、莫里哀或易卜生,但这没关系,总有一天会产生的。” (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需要一个发表电影剧本的权威刊物,政府征集优秀电影剧本需要一个公开的平台。我们希望《中国作家·影视》影视版办得更好,承担起向全国征集电影剧本的重任。

      我曾向有关部门建议,实施“100部原创电影剧本征文评选”,以《中国作家·影视》为基地,每月一期40万字,发表8至9部电影剧本,全年发表100部原创剧本,激发起全国“人才和题材”的优势,公开发表,阳光竞争,读者参与,杜绝暗箱。专家评委在社会监督和公众考量下,以发表的百部原创剧本中评选出可拍摄的剧本精品,重奖优秀剧本100万元到300万元奖金,充分体现创意经济的价值。这是文化改革中从未有过的创新机制,做到公开发表、公平竞选、公正评判、公开监督,只要坚持下来,必成品牌,在全社会产生“引领、创新、示范、竞争”的作用,改变中国电影原创疲软的面貌,实现中国电影编剧行业(与各国编剧行业学会一样)每年奖励优秀剧本的机制,激励和提升全国从事电影剧本创作者和热爱电影剧作教学者的创新动力。

      《中国作家·影视》作为发表电影剧本的权威刊物,将会凝集和吸引全球华人作家和编剧们前来应征剧本。因此,增强刊物编辑队伍,强化剧作评论,搞好剧本评奖,需要用“优秀剧本奖励基金”为之浇水施肥。

      中国需要更多的作家和编剧贡献出卓越的电影故事,中国更急需以文学剧本形态展示他们才华的窗口。中外电影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无基者虽高必覆。在此也真诚地呼吁:为夯实电影的基础,首先应保障电影剧本的发表权。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
  •    
  • 资讯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