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主编评诗 >>  新诗 >> 蔡体良:如何寻找历史与艺术的最佳交汇点
    蔡体良:如何寻找历史与艺术的最佳交汇点
    • 作者:蔡体良 更新时间:2012-10-19 03:12:15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939
    [导读]——以“青艺”历史剧创作为例
     
      眼下,与业内朋友严肃地聊聊话剧舞台创作,这样的情形已经不多了。而聊及历史剧,更是凤毛麟角,这类题材的创作几乎被人遗忘了。但是,每每当我回想起“青艺”那个年代的历史剧创作,去翻翻过去的“老账”,还是有很多话想说的。

     

      尊重历史是历史剧创作的底线

     

      话剧舞台的历史剧,是“历史”,是“剧”,还是“历史”加“剧”,人们一直不断地在争论。戏剧学家和历史学家从各自的学术领地出发,去寻找自己的结论。历史剧应该首先是历史的真实?还是艺术的真实?如何摆平这两者的关系?作为观众或专业化的观众,我往往也犯迷惑。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历史空间、不同的创作理念、不同的题材等等,都会产生不同的舞台面貌、不同的艺术风格、不同的价值取向和传递给观众的不同的心理感受等。我认为,很难达到整齐划一的“标准”。就“这一个”戏,谈“这一个”舞台,就事论事,较为稳妥。

      我粗略地罗列了一下,上世纪50年代以来,将近半个世纪,“青艺”舞台上上演过的本土历史剧,大约有10台左右。我对历史剧的看法是:表现的约100年之前的题材,又在历史上有此人物,如《屈原》《文成公主》《关汉卿》《天国春秋》等传统的历史剧中,产生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我国有不少老艺术家,郭沫若、田汉、阳翰笙、老舍、曹禺、陈白尘、吴祖光等,都留下了历史剧的经典之作。就郭老为例,他的《屈原》《蔡文姬》《虎符》等,都是上佳的范例。

      创作历史剧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无论是题材还是创作的观念,我认为它的底线在于尊重历史。“青艺”的历史剧,都十分尊重历史,尊重历史的流向、历史的进程。这既是剧院的创作传统,也把握了艺术创作的底线。

      20世纪50年代初,“青艺”为纪念世界文化名人屈原,倾其全力推出了郭老名作《屈原》。该剧一起步,就得到当时周恩来总理和有关领导的关注和指导,因而从文本的调整,到导演(陈鲤庭)、设计(张光宇、张正宇等),到主演赵丹、张瑞芳等方方面面的主创人马,阵营浩荡,名家云集,共同打造了这台迄今为止仍经得起考验的历史剧。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文本是基础,看到极富诗化的人物形象;同时,在严谨的舞台二度创造中,由于汇集了精兵强将,使得这台具有史诗风格的历史剧,开创了新中国历史剧创作先河。《屈原》的成功打造,是顺应历史的艺术创造,为后来“青艺”历史剧的创作,树立起重要的标杆。

      历史应该具有历史的担当,一定程度上要承担当代人“解说”历史的责任。严肃、认真、谨慎重对待历史,是最基本的创作态度。我们可以有浪漫的情怀,有理想的色彩,也可以将历史的时空放大或缩小,可以用自己的视角或多元的方位去观照你所创造的历史人物,但你必须尊重历史,尊重历史潮流的走向,才有可能创造出有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历史剧。历史剧不应该只为迎合好看好玩的趣味。所以,回首“青艺”舞台的历史剧,尊重传统的创作法规,是站得住的,是获得成功的基石。

      近几年来,有一些涉及历史题材的戏剧、影视剧的创作,但缺乏一股严肃的劲儿,削减了一股担当的勇气,经不起历史的推敲。对所述的历史,过分地“解读”,随意地“穿越”,盲目地“巅覆”,低俗的嘲弄,不伦不类的“现代化”或“政治化”等等,都是不足取的,也沉淀不下来。这样一种创作上的倾斜,无疑值得我们警惕。

      尊重历史,才会得到历史的尊重;关切历史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才会得到历史的回报和舞台的回报。能唱响历史声音的历史剧,一定是有审美价值的历史剧,也是有生命魅力的历史剧。

     

      寻找历史与艺术的最佳交汇点

     

      议论历史剧,永远绕不开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在历史剧的课题中,应该先有“历史”,之后才有戏剧,随着历史的积淀,才产生戏剧的支脉:历史剧。但一旦放在舞台上,历史的舞台是彰显历史,还是舞台的演出编造历史?我觉得实难作泾渭分明的判断。历史的真实必须要得到尊重,艺术的真实才会合理的存在,从而赢得生命的气息。如若均衡地融汇,互补互惠,可能会找到舞台生命之源,找到“历史”与“艺术” 的最佳交汇点。搬上舞台的“历史”,一味死扣“真实”就难以成“戏”;反之,一味强调“戏”,没有“历史”的影子,便无所谓冠以“历史剧”了。

      纵观“青艺”历史剧创作的历程,叩头碰脑,也会不断地遭遇这样的情况,甚至是尴尬的情境。远的不说,《一代风流》《詹天佑》就遭遇过这两种“真实”关系的尴尬,没有搞清楚这两种“真实”的关系。例如,作为曾叱咤历史风云的蔡锷,他的所作所为,无不贴上那个时代的历史标签。塑造这样的人物,不能孤立地只从个人的性格和人格魅力来描写。剧中,他与小凤仙的情感纠结,拿“历史真实”与否去考证,是永远得不到结论的。只能求其舞台的合理性,人物关系的合理性,谓之“艺术真实”。

      不过,历史剧舞台的历史背景、情境可以粗放一些,不必过分强求某地某时的一丝不差。但这并不等于不去挖掘历史细节的真实性。宏观的历史轮廓和细化的历史元素,是可以相匹配、相互补的。尤其是舞台外部的、直观的舞台布景、道具的设计创造,我们的设计家往往给历史剧舞台增添强烈的、象征的、历史的符号。一幅图腾,一块瓦当,一扇窗棂等等,信手拿来,以一当十,以点带面,在一定程度上能将舞台的历史“定格”。这一方面,我们的戏曲舞台,尤其是传统戏曲的舞台,已经做得十分到位,形成了十分成熟的表现语言。

      回顾“青艺”舞台的创作,从早期的《天国春秋》《李秀成之死》《神拳》《红色风暴》,到新时期以来的《草莽英雄》《关汉卿》《捉刀人》等,这些创作都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将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做审慎、有机的糅合,使历史剧舞台上的故事让当代人认同、接纳,产生审美的兴趣和思考,也让舞台上的历史人物鲜活起来,去掉他们身上厚积的历史尘埃,重新回到我们的身边,与我们沟通、交流,共同揭开历史的奥秘。

      历史剧,不是“历史”加“戏”模式化的制造,不是简单地将“历史”套上“戏装”,也不是在“戏装”里装进一段“历史”来左右观众,或误导、诱导观众。“历史”是经,“戏剧”是纬,经纬相交,才能编织成历史剧的舞台。

     

      历史剧仍是话剧创作中的弱势群体

     

      谈及“青艺”历史剧创作的经验,有两个方面不能忽视。一是有众多专家的参与和投入,包括历史学家等,有这样一支队伍的支撑,在“历史”的话语上,无疑是权威性的。同时,参与创作的艺术家,尤其是剧作家多是大家。他们呕心沥血,他们的阅历和艺术功底为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两股力量的组合,辅佐了中国历史剧迈上成功之路,留下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力作。二是在排演本土剧目的过程中,“青艺”还同时排演了多部世界各国优秀的历史剧名作,拓展了自身的创作深度和艺术视野。笔者由此认为:

      首先,要关注历史剧的创作。就话剧舞台而言,历史剧仍是话剧创作中的弱势群体。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资源十分丰厚,丰厚的题材是挖掘不尽的矿藏。虽然电视荧屏上各色各样的历史作品不少,但能以严肃的态度关照历史、具有一定历史分量的作品并不多。话剧舞台可以也应该起个表率、导向作用。我认为,能够唱响历史声音的历史剧,需要有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文化的素养,需要创作者下较大的功夫和力气去研究历史、思考历史。

      其次,历史剧的舞台应尽量少些非艺术的功利性倾向,尤其借用历史或历史人物说事,肆意地为现实生活涂脂抹粉。我们不应该随意打扮历史,另类读解历史,拿“穿越”玩闹,拿戏说、颠覆当有趣来迎合观众的趣味。我认为,在严谨的历史剧舞台上,把握历史的坐标,回归历史的真实是所有创作者应该谨记的。历史剧虽不可能承担所有阐释历史的责任,但在舞台上,可以表述我们自己不尽相同的历史史观,产生应有的历史共识。这与表现历史真实并不矛盾。

      再次,历史剧舞台与其他舞台一样,继承传统是首位的,探索创新是其持续发展的动力。历史剧的神圣使命,就是站在尊重历史的土地上去攀登艺术的巅峰。时下,话剧舞台上“伪创新”大行其道,名目繁多,夜郎自大。那些动辄就大言不惭,言必称“创新”者,多数是经不起敲打的。

      半个多世纪以来,历史剧创作已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应视其为宝贵财富加以吸收、消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历史剧的未来还是大有希望的,期待有更多历史剧的精品力作出现。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