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会员作品 >> 书刊印刷行业面临的困局与转型
    书刊印刷行业面临的困局与转型
    • 作者:东方 更新时间:2011-04-12 04:12:35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4691
     

      当一个行业每每被问及是否会被新兴的行业所取代,即使每一次的回答都是“不”,也无法否认它的确遇到了很大的问题。当前,我国的书刊印刷行业正处于这样一种尴尬的境地。以我国最重要的出版物印刷基地北京为例,2009年,北京市共有出版物印刷企业625家,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6亿元,利润1.93亿元,利润率为2.2%,仅相当于我国工业平均销售利润率5.47%的40%。比超低利润率更值得关注的是,2009年,北京有80家书刊印刷企业退出市场,占全部书刊印刷企业的11%强。

      近年来,书刊印刷市场的持续低迷已经引起行业的普遍关注。尽管市场总量仍有增长,但产能过剩、工价走低、教科书循环使用、电子书强势来袭、利润率下滑、企业倒闭……,几乎每一个与书刊印刷市场有关的词汇听上去都令人阴郁和无助。在一个电子媒体盛行的年代,以传统纸质出版物为依托的书刊印刷市场的未来充满变数,这一点即使连书刊印刷最坚定的拥趸也不得不直面和接受。面对市场不确定的未来,书刊印刷企业如何突破困局?在历经机制转换、设备改造等内部改革之后,越来越多的书刊印刷企业开始考虑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转型与突围。

     

    内忧

     

      作为我国印刷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书刊印刷行业曾有辉煌的过去。且不说改革开放初期史无前例的“印书难”令出版社奉印刷厂如“上帝”,即使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书刊印刷企业在与客户的博弈中仍占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一个堪称经典的案例是,20世纪90年代初,快餐巨头麦当劳公司主动找到北京新成立的一家合资彩印厂,希望后者能为其印制一批快餐包装盒,而这家彩印厂一口回绝,原因只有一个,书刊印刷的活都做不完,哪里还有时间给麦当劳做包装盒。十几年时间过去了,麦当劳的包装盒已经成为众多印刷企业欲求而不得的热门“大单”,而这家曾经红极一时的彩印厂却在书刊印刷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业务萧条,濒临倒闭。

      这家彩印厂的案例只是一个缩影。近十几年来,印刷企业在与客户市场博弈中话语权的逐渐旁落已成为业界共识,而这背后是书刊印刷生产能力的急剧膨胀。在印刷工业的众多细分门类之中,书刊印刷的技术和投资门槛相对较低,最简陋的工厂只需一台二手黑白印刷机即可开工生产,因而20世纪80年代初由“印书难”带来的“掘金热”极大刺激了社会资金涌向书刊印刷领域。这在有效破接“印书难”问题的同时,也为书刊印刷市场供求关系的逆转埋下了隐患。以北京为例,据统计,北京地区书刊印刷产能1987年为不到500万令,到

      2009年则达到3000万令以上。20多年时间膨胀6倍。而大致同一时期,我国图书出版业的总印张数从1988年的269.02亿增长到2008年的561.13亿,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印刷生产能力的膨胀速度。书刊出版与印刷能力的不对称增长直接造成了书刊印刷市场供需关系的失衡。仍以北京为例,统计表明,拥有全国40%出版社、20%期刊社的北京地区年出版量在2200万令左右,满足北京书刊印刷企业自身生产需求尚有800万令的缺口,而以廊坊、保定为代表的环北京印刷带至少尚有1500万令以上的书刊印刷生产能力,实际供需比达到了惊人的2:1。

      供需关系严重失衡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书刊印刷工价持续走低,企业利润率严重下滑。部分印刷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和生存频频使出“价格战”的杀手锏,这带动印刷工价一路向下。上海印刷(集团)有限公司顾问潘晓东表示,2000年的时候,上海地区商业轮转的印刷工价尚在25元/色令左右,到现在已经降至11元/色令,有的企业9元/色令也做。在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普遍上升的情况下,书刊印刷的毛利率被大幅度拉低。

      急剧膨胀的产能、严重失衡的供求、持续下滑的工价,不仅拉低了书刊印刷的平均利润率,而且影响了企业向上突破的积极性。在一个以“微利”著称的行业里,企业即使希望在质量、管理上有所突破,很多时候也是有心无力。这是书刊印刷行业的“内忧”。

     

    外患

     

      “内忧”之外还有“外患”。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和电子媒体的兴起,书刊印刷行业赖以维系的传统出版业变数丛生,这直接影响到了书刊印刷市场的前景。

      变数之一是中小学教科书出版体制的不断变革。教科书是我国图书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教科书虽然出版品种只占整个图书出版业的20%左右,总印张数的比重却高达50%。利润相对稳定、可观的中小学教科书不仅是部分出版社的经济支柱,也是很多书刊印刷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但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小学教科书出版体制改革也呈加速之势,从教科书出版、印刷招投标,到免费教科书政府采购,再到教科书循环使用,层层推进。如果说教科书印刷招标还只是蛋糕如何分的问题,政府采购也只是让印刷企业的利润空间略受影响,教科书循环使用则直接压缩了印刷企业的市场空间。我国的教科书循环使用于2006年起在部分省市试点,2008年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推广,虽然在推行之中不乏争议,但仍前行步伐不改。今年9月,北京市宣布城六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开始享受教科书免费待遇,同时中小学将各有4本教科书实行循环使用。曾有业内人士推算,全国中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将年均减少4.2亿册教科书印制量。数字不一定准确,但教科书循环使用对书刊印刷市场的影响却可见一斑。

      比教科书循环使用更令书刊印刷企业担忧的是电子书的快速发展。出现于2000年前后的电子书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成熟逐渐进入市场爆发期,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共售出300万台电子书阅读器,大大超过此前预计的200万,著名网络书店亚马逊宣布今年第二季度Kindle电子书的销量已经超过传统精装硬皮书。我国2009年电子书阅读器销量约为80万台,预计今年将一举达到300万台。电子书的快速发展将直接压缩纸质书刊的市场空间,进而动摇书刊印刷企业的市场基础。如果说电子书大众消费市场的真正启动仍需假以时日,在行政力量的推动下,电子教科书的普及已经渐行渐近。今年6月,上海市教委有关负责人透露:上海将在五年内在全国率先推广电子课本。消息一出,反响巨大。潘晓东在分析这一问题时说,电子阅读器取代传统的纸质教科书只是时间问题,书刊印刷企业应早做应对。

     

    行业自救

     

      “内忧外患”使书刊印刷行业面临空前的市场困境。面对难题,书刊印刷行业并未坐以待毙,而是在行业协会的组织下积极行动起来,遏制行业非理性竞争,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以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首先,近年来各地协会陆续出台行业指导工价,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书刊印刷价格非理性下滑的局面。产能过剩和恶性竞争导致的印刷工价单边下滑令书刊印刷

      企业叫苦不迭,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近年来在行业协会的主导下,上海、宁夏、安徽、江西、内蒙古、北京、湖北等地陆续出台了本地区的印刷指导工价。其中,北京印刷协会的细致工作尤为典型。为了让指导工价更具说服力,北京印协用半年多时间对北京印刷市场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指导工价草稿,并多次组织供需双方征求意见,最终形成定稿。此后,为避免指导工价成为纸上谈兵,北京印协又通过发布会,致出版单位公开信等形式广泛宣传,以求行业认同。经过多番努力,北京印协理事长任玉成对指导工价执行效果表示满意,他说,指导工价不仅遏制了书刊印刷工价非理性下滑的局面,而且部分出版单位在了解了印刷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后也愿意把工价调整到更合理的水平。

      其次,困扰书刊印刷企业多年的增值税率问题终得破接。长期以来,我国的图书出版和发行单位都是按照13%税率缴纳增值税,而作为出版体系中必备一环,书刊印刷企业的增值税率却是17%。为解决这一问题,各级印刷协会奔走呼吁多年,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2005年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若干政策的通知》明确指出:“印刷企业接受出版单位委托,自行购买纸张,印刷有统一刊号(CN)以及采用国际标准书号编序的图书、报纸和杂志,按货物销售征收增值税”,这意味着印刷厂代料印刷有统一刊号与标准书号的产品,就能享受13%的增值税率。这一政策虽然在落实中还面临着种种问题,但部分已经受益的大型书刊印刷企业每年少缴的税费达到数百万元,对在微利与亏损边缘徘徊的书刊印刷企业而言,数百万元的意义可想而知。

     

    转型破题

     

      行业积极自救一定程度上纾解了艰难市况下书刊印刷企业的经营压力,却难以化解书刊印刷企业对市场前景深远的忧虑。尽管几乎每一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都否认纸质书刊将完全被电子书所取代,但在媒体日趋多元的情况下,纸质书刊的式微将不可避免。实际上,自从1998年我国图书销售册数达到77.03亿册的顶峰之后,图书市场便几乎一直处于单边下滑态势,近两年虽有所反弹,但整体走势不改。在越来越多的书刊出版单位将数字化转型列入工作日程的时候,书刊印刷企业的老总不得不思考同样的问题:书刊印刷出路何在,转型是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践表明,转型已经成为部分书刊印刷企业的主动选择。拥有印刷工业“国家队”之称的中国印刷集团公司在规划未来几年发展蓝图时,明确提出要在书刊印刷之外积极发展包装印刷;历经多次改革重组的上海印刷集团针对书刊印刷业务比重占90%的情况,提出要在巩固书刊印刷市场的基础上,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商业印刷,开拓数字印刷、IC卡印刷和票据印刷市场,尽快使书刊印刷和商业印刷业务的比重各占50%;创建于1945年的东北地区大型彩印企业辽宁美术印刷厂在耕耘书刊印刷市场60多年后,正在探讨涉足不干胶标签印刷市场的可能。谈及上马不干胶标签项目的初衷,厂长许宏贵表示,书刊印刷市场面临很多问题,转型是企业早晚必须面对的课题。

      有的企业转型刚刚破题,有的企业则早已行走在转型的大路上。山东新华印刷厂临沂厂(现已更名为“山东临沂新华印刷物流集团”)面对书刊印刷市场的困境,努力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目前已经成为集印刷、图书配送、物资供应、版材生产、设备贸易等***产业链于一身的综合性印刷物流集团;以湖北新华印刷厂生产主体控股组建的湖北新华印务股份有限公司,在书刊印刷之外投身报纸印刷、包装印刷领域,在国有书刊印刷企业中率先突围;民营书刊印刷企业博海升彩色印刷有限公司深感低端市场竞争之惨烈,于2008年启动精品化转型战略,经过设备、技术、管理全方位提升,在市场上逐步站稳了脚跟。

      梳理近年来书刊印刷企业转型突围的思路,可以发现两条鲜明的主线:一是精品化,即坚守书刊印刷主业,从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低端书刊印刷市场逐步过渡到竞争相对缓和的高端市场;二是去书刊化,即加大非书刊印刷市场的开拓力度,降低企业对书刊印刷市场的依赖,目前很多企业将包装印刷或商业印刷作为突破方向。

     

    三道“难关”

     

      突围思路的选择显示出了书刊印刷企业对印刷市场未来走势的清醒认识。在业内专家看来,以工业生产和商品流通为依托的包装和商业印刷市场在未来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而强调视觉效果的精品书刊相对低端书刊而言受到电子书等新媒体的冲击要小很多。北京印刷协会统计表明,北京包装印刷和其他印刷(包括商业印刷、安全印刷、社会印件等)的利润率分别为18%和11%,均远高于书刊印刷。但是,看上去很美的包装或其他印刷市场对急于转型的书刊印刷企业而言是否就是碧波荡漾的“蓝海”?事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乐观。

      谈到这一问题,任玉成表示,转型对书刊印刷企业而言是正确的选择,但对包装或其他印刷市场应有正确的判断和评价。以北京为例,包装印刷看上去利润率很高,仅利乐包装和三家印铁制罐企业的盈利就占了包装印刷企业总利润的64%,此外北京双燕商标印刷公司、北京金辉印务公司等四家企业的利润总额也占到包装印刷企业利润总额的5%,除此之外其他包装印刷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实际上只有3%。在北京229家包装印刷企业中甚至还有21%的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因此,虽然包装印刷的平均利润率水平较高,但不等于做包装就能挣钱。潘晓东表示,无论是精品印刷,还是包装印刷、商业印刷均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自书刊印刷市场向这些方向转型,有成功的,也有很多不如意的。

      面对陌生的新领域,决意转型的书刊印刷企业不仅要找准方向,还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在业内专家看来,书刊印刷企业要成功实现精品化或去书刊化转型并非易事,至少要跨越三道“难关”。

      1.市场关。与书刊印刷相比,包装印刷、商业印刷、安全印刷等领域的客户遴选印刷供应商的条件要更为苛刻,书刊印刷企业在进入这些市场领域之前最好有一定的客户和市场资源储备,避免盲目上马造成投资损失。2.资金关。转型必须以雄厚的资金为支撑,对那些深陷经营困境,现金流不足的企业而言,转型并不是好的选择。书刊印刷企业转型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设备改造,例如书刊印刷转型包装除了引进必备的包装后加工设备,如模切机,还需对印刷机进行必要的改造,这都需要可观的资金。二是要有充足的铺底资金。与书刊印刷多为出版社带料加工不同,包装印刷的客户一般要求印刷厂垫资采购包装材料,且付款周期很长,这就需要印刷企业有充足的流动资金做基础。3.人才关。进行去书刊化转型不仅要求印刷企业要有能够攻城拔寨的市场营销人员,还要有熟悉包装印刷工艺的技术人才。包装印刷品对色彩一致性的要求比书刊更严格,如果技术人员经验不足,质量达不到客户要求被拒收,企业将面临很大的损失,潘晓东介绍说,上海就有转型书刊印刷企业在与包装客户的合作中,因为包装品色彩一致性不过关而被拒收重印的情况。

     

    路在何方

     

      三道“难关”像三座大山横亘在书刊印刷企业面前,令看上去很美的转型之路充满艰难险阻。业内专家表示,近年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不少书刊印刷企业试图转型包装印刷市场,但折戟沉沙者多,华丽转身者少。有的企业为转型包装印刷斥巨资进行设备改造并专门设立包装车间,但因为得不到市场认可,不仅包装板块没有起色,书刊印刷业务也持续萎缩,最终只能关门大吉。

      刊印刷企业而言,转型之路到底应该怎么走?专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首先,书刊印刷企业在转型方向的选择上要谨慎务实。从书刊印刷到包装印刷,看起来跨度很小,实际差异很大。相对去书刊化转型,一般书刊印刷企业从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型要更容易一些。同时,企业转型要考虑自身的资源优势,以提高成功率。任玉成举例说,北京圣彩虹制版印刷有限公司从一般印刷市场成功进入高仿真复制画领域,使公司品牌和经济效益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其成功的关键是公司在印前色彩管理和制版技术上有深厚的积累。

      其次,书刊印刷企业在转型方式的选择上要有足够的灵活性。目前,很多书刊印刷企业希望通过自身力量完成业务的转型与突破,但由于缺少相关市场经验和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成功几率很低。而通过并购、联合、重组等方式,与相关领域的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可以快速切入相关市场,规避从零起步的不确定性风险。例如,原本专注于书刊出版、印刷的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于2008年收购了江苏太平洋印刷公司南京工厂,2009年再次收购三家民营印刷包装企业,一举切入包装印刷市场,丰富了印刷板块的业务范围。

      第三,在积极谋求业务转型的同时,书刊印刷企业要积极转变发展思路,通过资源整合壮大自身实力。书刊印刷企业各自为战,普遍追求“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模式是造成市场产能过剩和工价下滑的重要原因。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书刊印刷企业要摒弃传统思路,通过同业整合,壮大自身实力,降低经营风险。目前,北京印刷企业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北京艺辉印刷有限公司、北京彩虹伟业印刷有限公司、精美彩色印刷有限公司三家原本各自为战的书刊印刷企业,通过资源重组成立了北京艺虹印务有限公司。其中,艺辉公司的场地和厂房以优惠价格租赁给新公司,精美公司的印刷设备以租赁形式交由新公司使用,彩虹和艺辉再追加一些印后生产设备和相关印刷设备,三方按投资比例分配利润。通过整合,既避免了三家企业各自发展的投资风险,又实现了规模和服务能力的提升,给合作三方都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