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征稿 >>  业界 >> 王家新:校园文学这片沃土有待开发
    王家新:校园文学这片沃土有待开发
    • 作者:文讯 更新时间:2010-07-22 02:00:49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1614

     

     

      作为20世纪80年代校园文学黄金时期的中坚力量,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诗人王家新认为,校园文学生存并活跃的土壤并不贫瘠,只是有待开发。

      在王家新看来,今天的校园文学还未濒危至追问“生存还是毁灭”的境地,但其热度与质量已远不如上世纪80年代。“那时过半数的学生都写诗,有一种莫名的集体兴奋。更重要的是,那个年代有一种‘诗歌精神’。”王家新指出,今天的校园氛围已大不一样——不是今天的学生不聪明,而是他们中许多人的文学张望一进入学校就被遮蔽了。

      近年的教学经历使王家新意识到,虽然当今工具理性、消费主义等对年轻一代影响很大,但只要人心不死,文学和思想就不会死亡。大学校园仍一如既往地拥有最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精神资源,问题只在于校园教育和为人师者怎样去引导、开发。王家新以自己的教学体验为例说明:“我们把大学语文课改成了文学课,不仅给学生讲诗歌、小说、随笔,也从外面请来一些作家、诗人讲课,还成立了创造性写作教研室,结果发现学生们热情高涨,学得很好。”

      针对甚嚣尘上的“文学无用论”,王家新用自己写长城的一句诗作答:有一种伟大正在于它的无用。“纳博科夫说过:‘所有的生活都在小说里!去读吧。’文学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离开了它,我们的心灵就会荒废。”他还指出,大学生中盛行的网络写作并不是坏事,但要防止快餐式写作的风气。文学是一生的事业,校园作家真正的成熟需要时间,远不是大学几年可以解决的,不能求之过急。正如里尔克的诗所言:他们要开花/开花是灿烂的,可是我们要成熟/这叫做居于幽暗而自己努力。

      校园文学出路何在?王家新认为,鲁迅《故乡》的结尾是最恰当的答案——“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他指出,出路就在每一个爱好文学的学生身上,也在每一个有志于带出一批文学人才的教师身上。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