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征稿 >>  业界 >> 上海书展十年:从推广图书到引领阅读
    上海书展十年:从推广图书到引领阅读
    • 作者:东文 更新时间:2014-08-12 04:24:40 来源:东方文学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950

      【主持人】

      阿 竹

      【嘉 宾】

      阚宁辉

      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杨建荣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

      刘世军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专职副主席

      赵昌平

      上海市出版协会理事长

      曹文轩

      北京大学教授、作家

      金宇澄

      《上海文学》副主编、作家

      主持人的话

      每年夏天,上海书展总会让这座城市洋溢浓浓书香。十年来,上海书展的人流和码洋不断攀升,在漂亮的数据面前,上海书展却酝酿着变革——从推广图书转变为引领阅读。一句“为价值搭台,向品质致敬”的新口号,奠定了书展引领阅读的基调。

      新闻背景>>>

      今年是上海书展第11届,在“新十年,新起点”口号的背后,是书展重新定位的起步。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说,上海书展10年前是以售书起家的,讲究给读者“淘书的乐趣”,可现在淘书已转向网购,书展的价值究竟在哪里?“说到底,就是阅读引领和推广将成为书展的主角,卖书将渐渐变成配角。”徐炯说。

      A 从推广图书转变为引领阅读

      主持人:今年的上海书展提出了要从推广图书转变为推广阅读,书的营销成为了配角,这样的变革是怎么发生的?

      阚宁辉:十年来,上海书展的内涵在不断变化和丰富着,出席书展的嘉宾人选、书展上组织的活动类型、提出的文化主张等都在与市民读者新的文化需求相契合。今天,在海量的图书市场中如何帮助读者找寻到优秀的阅读资源,这是书展需要思考的命题。书展办了十年,而上海有着丰厚的阅读底蕴,上海书展在满足市民们日常阅读需求的同时,还要更加注重阅读推广,提高阅读活动的文化含量,推出更多有价值的导读产品,起到引领阅读的作用。

      主持人:上海书展引领的是什么样的阅读?

      阚宁辉:把书展阅读推广平台做大,更多地吸引读者参与,需要联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创立于2011年的上海国际文学周是我们与上海作协共同主办的,而“书香·上海之夏”名家新作系列讲座则是我们与上海市出版协会等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年上海书展分别和上海科协、上海社联合作,在书展上开设“上海科协大讲坛”暑期院士系列科普讲座和“望道讲读会”系列学术讲座。

      上海书展的新十年提出了“为价值搭台,向品质致敬”的新口号,目的之一是将书展效应放大到全年。我们希望书展上受到市民读者喜爱的好品牌、好模式可以延伸到书展之外,成为常态化的活动。今后,“上海科协大讲坛”和“望道讲读会”都有望发展成为新的阅读品牌,在科学会堂、群言堂常年举办,为喜爱科学、哲学阅读的市民提供丰富的文化活动的选择。

      B 院士、学术名家齐聚倡导“深阅读”

      主持人:“上海科协大讲坛”暑期院士系列科普讲座和“望道讲读会”系列学术讲座是今年书展上的新面孔,它们将如何引领阅读?

      杨建荣:上海市科协与书展的缘分早已有之,每年科普类书籍都是书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科普出版社还积极组织和参与图书营销宣传活动。

      今年,我们不仅在科普书籍上做文章,更要把院士们请到书展上,以“上海科协大讲坛”为平台,请他们以科普作家的身份,走近市民,聚焦前沿、传播新知,带领读者领略科学人文之美。

      我们这次的院士系列科普讲座是要倡导“深阅读”,从院士的视角品书、荐书,引领读者深度阅读,让不同声音回归科学理性。

      刘世军:书展的本来意义应该是回归阅读,是读书之风的逐渐养成。把学术讲座与书展结合,其目的只有一个,让书展回归阅读,读书之风吹遍申城。

      “望道讲读会”以讲读哲学社会科学为主要内容,在讲题的选择上,以古今中外学术大家诞辰、学术名著、学术新作的出版等周年纪念为基本选取对象。在演讲嘉宾的选择上,以高端严肃、学界公认、专业翘楚为对象。在结构上实现主讲嘉宾、对话嘉宾、听众互动、阅读推荐、媒体传播的结合,以其达到引领阅读、一新读书空气之目的。

      主持人:“书香·上海之夏”名家新作系列讲座已经是书展上颇受欢迎的单元。今年书展提出的“引领阅读”的理念,赵昌平先生怎么看?

      赵昌平:聚集名家,荟萃新作;放眼世界,置身国际。“书香·上海之夏”就是以此为宗旨和目标,立足本土,吸纳国际上有影响力的作家和名家,打开全民阅读活动的世界视野,成为聚焦上海、延展全国、放眼世界,具有上海品质的城市文化名片。我们通过讲座活动引发读者深入阅读的兴趣。几届下来,读者反馈十分好,每年参与的人数都在增加。

      C 书展有助于改善孩子们的阅读生态

      主持人:一个城市,连续举办了十年书展,对于城市里的人而言,意味着什么?

      曹文轩:书展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醒国民,阅读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至关重要的。在于告诉国民:人类有多种生活方式,阅读是其中最充实的一个;人类有多个获取智慧和经验的方法,阅读是其中最有效的一个;人类有多个动作形态,阅读是其中最美好的一个;人类有多个修身养性的方法,阅读是其中最持久的一个。最美好的天堂,不过是一家图书馆的模样。中国是这个世界上读书状况不太理想的国家。我们可以通过书展这样的形式,来一次又一次地强调读书的意义。我们对书展的重视,实际上也就对阅读的重视。

      主持人:每年的上海书展都有专门为针对儿童、青少年读者的展馆和相关的活动。在今天,孩子们需要怎样的阅读?

      曹文轩:现在国家在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学校也都愿意办书香校园,这些年出版业整体滑坡,但童书逆势上扬,应该说,少年儿童的阅读情况比起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现在的学生不是没有阅读,关键是他们在读什么,我很少看到学生读经典作品。有时候,看到学生们在读的书,我不禁对学生的阅读生态心存疑虑:我们如此鼓励阅读,是让他们读这些吗?开卷有益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这是一本好书。如果凡是书都值得读,就不用对书的品质、作家的水平进行评判了。孩子的阅读姿态一旦搞坏,要用一生的时间去纠正。

      书的数量是无穷的,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读有质量的书?阅读经典是很智慧的方法。可现在的孩子们却很少读经典。

      主持人:现在的孩子似乎年龄越大,自由阅读的空间越少,书展对改善孩子们的阅读生态有怎样的作用?

      曹文轩:这是全社会都在纠结的问题,目前来说找不到破解的方法。好在小学生的阅读空间还比较自由。我们不难发现,任何地方的书展,少年儿童都是积极的参与者,有些书展上孩子们是主角。书展对于强化少年儿童的阅读意识,改善他们的阅读生态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主持人:在孩子的阅读中,是否存在引进版图书和本土儿童文学作品比例失衡的情况?

      曹文轩:引进书和本土儿童文学作品比例失衡的问题这几年已经有所改善。从书展上我们可以看到引进版图书主要集中在绘本,文字书还是以本土作品为主。我认为,一方面不要拒绝引进版图书,只要是对孩子成长有利、有品味、有品质的书,都是好的。另一方面,我们对自己的东西应有更客观的评价。这些年我们过高估计了国外书的品质,过低评价了本土图书的品质。莫言拿诺贝尔文学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世人知道,我们的文学作品是很优秀的。

      我曾经对一些民间阅读推广人说,你们能否用欣赏国外作品一样的眼光来欣赏国内的作品?他们推荐的图书几乎清一色是国外的作品。我们并不是没有这样水准的本土作品。我们要为本土作品做一些扎实的事情。

      D 书展彰显城市个性,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主持人:你们二位是书展的常客,在你们看来,一个成功的书展应当具备哪些特质?

      曹文轩:我们要明白,展览是一门艺术。展厅不是一个农贸市场。到这里来的是观众,不是来购买青菜萝卜的厨娘。他们来到这个空间,不只是赏书买书淘书的,还是来欣赏艺术的——展览艺术。对于参展者而言,他们应当布展。灯光、图书摆放的样式、招贴画等,光影色调,都应当讲究。可以是朴素的,但不可以是简陋的。主办方应当将要求和建议参展者,形成“展览艺术”的意识。对于公共空间,那是主办方大显身手的地方。他们可以根据这次书展的宗旨、理念,精心布置。观众从踏入这个空间的那一刻起,就成为欣赏展览艺术的人——甚至是在步入展厅之前,就已经开始感受展览艺术了。

      我看到的国内书展,常常是无数的出版社来堆放他们书,毫无布展意识。根据我对上海这座城市的了解,它能满足我对书展的期望。它是中国最大也最现代化的城市,加之上海文化中的那份精致、优雅,以及上海人的讲究和认真、一丝不苟,它的书展一定非同寻常。事实上,上海书展已建立了非常好的口碑。

      金宇澄:我了解的巴黎书展,是以宣传出版社形象和作家为目的书展,法国作家们几乎都会参与,像是文人的一次重要聚会,让我感触很深的是,主办方对于法语文学的重视和推广,优秀的法语文学作品,都被放在最醒目的位置。在香港书展上,会发现主办方对于本土文化的高度重视,有相当多的粤语演讲,华文书品种很齐全,包括冷门书也有专门展位,包括电子书展位,这一届他们做的统计,65%是文学读者。我的观感是,书展不只是在迎合市场,是引领读者的阅读品位,如何安排展位,将哪类图书放在最醒目的位置,是主办方需要用心考量的。

      主持人:一年里在不同的城市都有书展,会不会有这样的状况发生——出版社将同样的书从这个空间搬到那个空间。如何看待这些不断举行的书展?

      曹文轩:在不同地方举办的书展,应当有各自的特色和个性。如果,所有的书展都是一个模式,一个风格,一个理念,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在一年里头举办这么多书展?这种花费大量劳力物力的重复有意义吗?据我以往对上海书展的感受,上海书展是有它清醒的追求的。它强调国际水准,强调高端,强调阅读引导,强调品味,强调市民参与,在对全国的阅读产生作用之外,更使其成为这座城市的阅读狂欢节。它很会利用这个书展,在这座城市强化阅读意识,使这座城市成为这次书展的最大受益者。这最后一点非常重要——举办方,应当是这个书展的最大受益者。这里有一个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每一个城市都应当意识到,在它这个城市举办的书展,会给这个城市带来什么。书展,应当是这个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结束语

      当网上购书越来越方便,为何我们还要冒着酷暑去到人头攒动的上海书展?答案是,为了赴一场文化盛宴。当图书销售成为配角,当名家与普通读者展开热烈互动,阅读也许因此回归到最本真的状态。“往来无俗调,此地有清音”,一座城市读书之风的养成,从这里开始。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