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诗歌高地 >>  诗评 >> 友情专稿:常智奇评包容冰:诗魂叩响天堂的门环
    友情专稿:常智奇评包容冰:诗魂叩响天堂的门环
    • 作者:常智奇 更新时间:2010-03-05 03:02:47 来源:东方文学图书出版网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2045
     
     
    “鲜花在开放
    飞鸟在歌唱
    俄罗斯是我的故乡”
    这是普希金清新、自然、诚挚的诗情。
    “面对大海,
    春暖花开”
    这是海子明快、畅达、流利的诗意。
    “欲望炽盛的肝火,那是
    灵魂受刑的镣铐
    那是通往地狱的门票
    深入三界的大火宅
    这生死不息的冤家啊
    难道就这么糊里糊涂地堕落”
    这是在中国西部的黄土高原,在马家窑文化的发祥地,在洮河岸边苦苦求索的青年诗人舍利朴素、纯净、自由、奔放、通达敞亮的诗境。
    舍利的诗歌像普希金和海子的诗一样,在清新自然的生活化的诗句中追求一种大诗境、大诗情。他的诗没有雕琢的斧迹,没有做作的矫情,有的是率真质朴和隐逸的情怀。充满着一种质疑、叩问、追思的思想感情。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深味人生的酸甜苦辣。他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对劳苦大众寄于深深的同情和理解。他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饱尝竞争、压抑、孤寂的酸楚。他是在愤世嫉俗的极端——灿烂之极归于平淡中书写心中的理想,那以梦取暖的栖息禽鸟,在被风雪的摇撼中,寻觅活命的亮点。那株开放在腐尸上的罂粟,在生命不息的求佛声中,感叹自己就这么糊里糊涂的堕落……。这诗句、诗情、诗境,艺术地再现了他是一个理想被阻挫、激情被淬火、心灵被熬煎的忧伤诗人,是一位怀着悲悯情怀,对受苦难的劳动人民寄于无限热爱和无限忠诚的人民诗人。
    舍利没有走中国古典诗歌与民歌相结合的传统路子,他走的是外国诗歌与中国当代诗坛流行诗风相结合的路子。他取中国古典诗意、外国自由诗境、白话现代诗情三者的精魂,熔铸自己的审美体验和诗学追求,形成自己如此的诗风。舍利的诗有一种灵魂拥抱宇宙、情感弥漫山河的大境界。他不拘泥于一花一草、一村一舍、一水一云,而是关注宇宙人生、自然、社会、民族、国家的大命运、大趋势、大情怀、大境界。在诗作的整体结构形式中寓于诗人欲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朴素、纯净的整体语境中传达诗人的审美理想,这是诗人舍利所着力追求的诗学境界。这是一个物欲横流、功利实用、理想缺失、道德滑坡、精神重构、伦理再造的变革期,诗歌要引领国民精神走出沼泽地,步入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园。舍利就是这样做的。
    舍利的诗歌充满着一种孤独、寻觅与抗争精神。这种孤独,是世人皆醉而我独醒式的一种守卫、坚持一方净土,一种信念,一种理想,而未得到应有的“敬仰的目光”的孤独;这种寻觅,是透过“歌舞升平的闹市/拔一根哲人的头发/撷一根圣贤的肋骨/缝补心灵褴褛的衣衫”的寻觅;这种抗争,是“把仇视逼出沸腾的胸膛/让206根骨头支撑/三百六十五个风雨飘摇的日月——” 。“走过拉卜楞寺炳灵寺/走过塔尔寺布达拉宫/听到的全是僧团念经/求佛引渡的声音”。用一种善的情怀,仁的思想,爱的悲悯对血污现实严酷的抗争;这里的寻觅,是执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火炬,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孤独,是精神在现实生活中无有认同的一种寂寥,一种生存境遇的苦难心情忍受悲怆坚守;这里的寻觅,是一种生活理想对现实苦难的精神超越;这里的抗争,是精神追求对世俗世界的拒斥,真、善、美对假丑恶的无情鞭挞。
    舍利的诗,很注意诗句构造的妙境和诗情的浇铸。他批判现代战争所带来的屠戮和死亡。诗中这样写到:“瘟疫、疾病、屠戮、死亡/你不唱,他在唱/早不演,晚在演/轮回的是灵性/腐烂的肉体上/一株罂粟花盛情开放”。这里有面对苦难人生的悲歌,也有对人类社会进步步履蹒跚的焦虑与急切,更有对人类灵性未能在高层次上实现和平与进步的挽歌。他质疑欲望的膨胀、私情的进击、道德的沦丧。他充满忧伤的唱到“奋勇出击,倒在地上的是/血肉的躯壳/奋勇出击/倒在地上的是/破碎的良知——一地白花花的银两/如果不是浇梁的吉雨/便是掩墓的白雪”。人为财死,这财若不是浇铸社会栋梁之才,便是私有、利己、害人的不义之财,诗人批判的是“坏了良知”,碰的头破血流,聚敛“一地白花花的银两”。如“掩墓的白雪”,葬掉人性、人情、道德的高洁。诗人崇尚古朴、原始和目击、自由、自然,他高扬亲善、友好、仁爱的经幡——“因缘而居,缘尽而散/山盟海誓的情人/反目成仇/回到大河的源头/搁置千年不烂的陶罐/古老久远的彩陶——/三只鸟飞行于野/两个人挑水在岸。”
    舍利在静穆中沉思生活,在自然中反映历史,在清晰明了的现象中提炼最大的诗的意象:“秋天的麦子熟了/熟了的麦子与稼禾/等待火把和爱镰。”把一种激情冷静地融入一种恬淡、蕴藉的诗境;把一种理想平易地演绎在日常、琐细的情感体验之中,在精神独立于世俗的髙地,在神性拯救人性、理想拯救感性、佛性拯救兽性、灵性拯救愚昧的历练途中,沉思我们这个民族未来发展的出路,这是舍利的诗给我们提供的精神空间。
    诗美千姿百态、姹紫嫣红,舍利的诗明快自然,在现实与历史的旷野、山丘、农舍、田畴,采五月油菜花的金黄,十月大雪纷飞的冰光,撷一缕孤庙屋顶冉冉升起的炊烟,把忧国忧民、悲悯爱怜的思想感情融进诗境。他在意象的编织中寻找平淡的意味,恬静里的波澜、纯净里的晶莹、叙问里的追思。颗颗诗珠,因诗中有神性,诗中有佛性而被串连了起来,成为一挂闪耀着忏悔与朝拜、寻觅与蕴育的晶莹剔透的通灵念珠。
    诗,是高居于理想与冥思圣地的追思艺术,源于世俗而高于世俗,立足血污而高扬纯洁,这是诗人的秉赋。舍利在这条路上艰苦卓绝地跋涉着、攀登着,我看到了他的艰难,也看到了他的希望,我热切的期盼着能在诗神高踞的庙堂,与他分享上帝赐予的甜美糖果。
     
     
                              二零零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于古都长安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