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用户名: 密码:
  • 网站首页
  • 文化中国
  • 诗歌高地
  • 小说• 散文
  • 理论在场
  • 主编评诗
  • 图书出版
  • 字画收藏
  • • 中国东方作家创作中心
  • 联系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小说• 散文 >>  散文• 随笔 >> 张传堂:济宁州的小土山
    张传堂:济宁州的小土山
    • 作者:张传堂 更新时间:2022-09-28 01:42:01 来源:原创 【字号: 】 本条信息浏览人次共有3168


     解放前济宁州的小土山非常有名,乡下人去济宁州做生意或游玩,城里的小土山是必去的地方,因此,济宁州小土山的传说也比较多。四十年前,我还在离济宁百里开外的乡下农村劳动,时常听到村里上了年纪的人讲起他们年轻时逛济宁州小土山的故事。李大爷解放前在镇上是开米行的,就是把金乡的谷子磨成米出售,小日子过得很红火。但他很节俭,平日里不舍得诓花一分钱,抠得很,外号称“李老抠”。李老抠和村上的几个年轻人去了趟济宁州,高高兴兴地逛了小土山。那时的小土山就是个大游乐场,方圆六十多亩的地面上,有“逢春”、“四海春”、“福寿”、“书带草亭”、“长春”、“同乐舞台”六个戏院;十多家茶馆里有大鼓、扬琴、渔鼓、坠子、落子、快书等十余种;场外搭棚的有武术表演、劈砖、摔跤、吞铁球、卖大力丸膏药的;还有摆地摊拉场子卖吃卖喝的、玩耍的,喝彩声、喧嚷声、叫卖声甚嚣尘上,丝毫不亚于北京天桥和南京夫子庙。当然更少不了拉客的窑姐,反正很热闹,乐子很多。李老抠他们逛小土山有些累了,想休息时,一位窑姐向李老抠迎上去:客官,花两个呗?那潜台词是,破费几个钱到窑姐店里乐呵乐呵。李老抠哪舍得花这个钱,回复道:花两个呗?哼!我还想挣两个唻。一个老爷们还想在窑子店里挣两个,气的拉客的窑姐嘴一撇:哼!男爷们还想挣两个,卖腚去吧!随行的几个年轻人听后哈哈大笑。从那,李老抠落了个歇后语:李老抠逛土山——挣两个。听了他们的笑话后,对济宁的小土山印象特别深刻,甚至很想看看那里的热闹景。可惜,偏僻农村的娃子长到十六七岁还没见过县城是啥样子,更别说济宁州了,听后,也只当做一个遥远的传说罢了。

     没想到几年后恢复了高考,我进入了济宁城里的学校读书,毕业后又留在了济宁城,这使我想起了少年时听到的济宁州小土山的故事,带着一种好奇心好好领略一下济宁州的小土山。现在的小土山跟解放前已有了很大的不同,解放后,老城墙拆除了,护城河填平了,小土山突兀地矗立在太白路以北共青团路以西的夹角地带。土山的周围逐渐地被南方的花岗岩石堆砌,磐石路蜿蜒崎岖,有了几分石头山的感觉,不少人又叫它“假山”。小土山北有一幢金黄色琉璃瓦的厅堂建筑,门楣上四个醒目大字“人民公园”,四根廊柱上写有济宁书法家的两幅对联:礼路义门养性园,仁山智水修身地;幽园漫步细读春秋,壁障洞开莫拘风月。原来这里开辟成了人民公园,解放前的那些乌七八糟的现象已不复存在。来游玩的、打拳的、跳舞的、踢毽子的、在地上练书法的,林林总总,人流如织。大门向南一片开阔地坐着乌压压人一片,那是群众大舞台,群众自发地戏剧团体每天轮流演出。攀沿着假山小道走上土山,整个公园一览无余。在土山上我问一个老济宁人:这土山是怎样形成的?这位老者回答:济宁州建城时,挖护城河取出的土都堆在这里,运河清淤的土也堆在这里,渐渐成了土崮堆,周围的居民都把这个土崮堆叫小土山。来到小土山的北部,一座石塔耸立在面前。细看碑文才知此塔叫“灵塔”,塔身十三层,高十米零五公分,莲花底座。该塔建于金明昌七年,即公元一一九六年,距今已八百余年了。原来立于旧济宁州城西普照寺内,是为该寺主持智照法师建造的灵塔。一九六四年移立于人民公园小土山北端,一九八五年进行了一次修复。沿土山南行至中部,一栋红柱金顶的亭台坐落于土山中央,顶檐书有“高风亭”三个大字,里外各八颗红柱高耸半空,顶部仿古扣榫建筑,四周木梁绘有绚丽多彩的廊画,外八柱贴有四幅对联,颇富诗情画意。再信步走至土山南端,一座明清风格古式建筑——“凫峄楼”横亘在眼前。此楼重檐歇山顶双层结构,楼高十五点六五米,东西宽二十点八米,南北进深十三点九米,楼顶悬挂“凫峄楼”匾额。这里原是济宁州老城墙东南角的角楼,古角楼就称“凫峄楼”,是旧济宁州的制高点,每当雨过天晴的时候,站在凫峄楼向东南望去,能看到七十里外的凫山、峄山,故得名凫峄楼,是旧济宁州古八景之一。现在的凫峄楼是在原址上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恢复重建的,古楼周围已是高楼林立,虽已难觅当年的奇景,但却给人以美好的遐想。

     小土山的西面是一泓湖水,小湖约五十余米宽,五百余米长,中间被一石拱桥一分为二。南半湖水中有亭,亭旁码放着一排排游船,春夏秋三季,一对对情侣,一双双小夫妻带着孩子划船戏水,荡漾游玩。拱桥以北,细水长流,木栏通幽。两岸杨柳依依,青翠宜人,沿湖路上有健身长跑的,有徜徉漫步的。绿茵草坪,花枝招展,假山绿水,映照如画。

     小土山的南边开辟成了济宁市的文化广场。广场上坐北朝南,东西两座仿古建筑。西边是运河音乐厅,建筑宏大,高台走道拾级而上,两边双趟汉白玉栏杆,大有北京金水桥气势。音乐厅内经常有奥地利、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外著名音乐团体来演奏演唱;也有国内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型歌舞团到大厅进行艺术交流。东边是济宁艺术剧院,济宁的书画家们常在艺术剧院泼墨绘画,挥毫书写,大厅展出;或请国内外书画名家前来指导交流。剧院内的学术报告厅,经常举办学术报告会,有社科类的,文艺类的,科技类的,凡此种种,学术氛围浓厚。广场上塑有一尊红色毛主席雕像,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每逢国庆节、毛主席诞辰、忌辰,市区群众自发前来送上花篮或鲜花以示纪念。

     经过太白路向南五十米是旧济宁州赫赫有名的运河河湾。古运河从南向北行船走到河湾突然九十度直角西向,弯陡浪急,南来北往的船只无不在此经受考验。济宁城北南旺是运河水脊,据传南旺的地平面与济宁的太白楼顶平齐,太白路的地平面与喻屯的房顶平齐,南北落差二十多米。特别是雨季,南旺的水流顺着二十多米的落差经过济宁河湾直下江南,河湾处水流湍急咆哮而下,船行此处船手们莫不惊心动魄分外小心,稍有不慎便船翻人伤。为此,南方来船过了小闸口,北面来船过了玉堂酱园,无不换上身强力壮技术高超的船老大,手持船篙,走近河湾,大喝一声,柱地撑船急转直下渡过险滩,那真是不过河湾不知道什么叫力挽狂澜。因此,过去在老运河上行船的南北客商没有不知道济宁河湾的。解放后,一九五七年发大水,老运河淌不急,灌满了济宁城。水灾过后,济宁专署动员百姓在济宁城西新挖了一条宽大的新运河,截住了上游的水从城外入微山湖,从此,济宁河湾风平浪静,绿树荫荫,成了游人的好去处。


     张传堂,山东济宁人,从事过教学和公务员。出版长篇小说《古镇岁月》、纪实文学《鲁西南鏖兵》。





  • 上一篇冯黎:文学永不眠
  • 下一篇南来:老僧
  •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较少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立即删除。谢谢监督。】
    发表评论
    * 评论内容:
    * 您的大名: * 您的email:
     
    发表评论须知:
    一、所发文章必须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二、严禁发布供求代理信息、公司介绍、产品信息等广告宣传信息;
    三、严禁恶意重复发帖;
    四、严禁对个人、实体、民族、国家等进行漫骂、污蔑、诽谤。